这是描述信息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

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CAG

 求职者 | 传媒者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
/
/
对盐碱地土壤高效改良途径的分析与思考

对盐碱地土壤高效改良途径的分析与思考

  • 分类:工作研究
  • 作者:杜恒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22 16:2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对盐碱地土壤高效改良途径的分析与思考

【概要描述】

  • 分类:工作研究
  • 作者:杜恒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22 16:27
  • 访问量:
详情

内蒙古地勘院积极响应总局号召,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帮扶工作,与吉林农大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合作研究报告认为,开展对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和对农业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兴安盟科右中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统筹发展、有效缓解农业资源占补平衡难题、维护和提高盐碱类地区民生、促进兴安盟科右中旗乡村振兴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盐碱地分布与改良现状

(一)我国盐碱地分布状况

土壤盐碱化的产生,一般与土层结构、水文、气象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直接相关,目前我国盐渍土壤面积约14.8亿亩,且一般主要集中或连片地分布于吉林、宁夏、内蒙、河北、新疆、江苏等十八个省、直辖市和地区,盐碱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0%左右。我国西部、内蒙东部和辽宁西部区域之间的松嫩平原西部地带,为世界上三个最大苏打盐碱地区域之一。综合我国前期的盐碱化土壤改良修复成果来看,其治理利用的潜力巨大。

(二)盐碱地改良主要措施

从农业高效利用角度来说,盐碱地作为一种土壤结构高度松散的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养分供应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植物生长发育,导致当地生态脆弱和经济贫困。大规模的农田盐碱化,严重抑制了地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中国珍贵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把水热条件优越的荒碱地改建为高产粮田,一直是国家在战略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世界上广泛分布的荒碱地也促进了其相关改良和管理研究,但长期以来,人们所使用的荒碱地处理方式大多是水利工程、生物、化工和农艺等,或对以上措施进行综合运用,使其能够适应植物的生长,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1.水利工程措施

水利措施一般是指按照水盐运动规律形成完整的排灌体系,使土地中的盐分大量随水流排出,并使地下水位限制在临界深度内,从而实现土地脱盐和预防次生盐渍化等目的。工程内容一般分为排涝、浇灌洗盐、引洪放淤等,一般受经济、气候、水文等条件的严重限制,只适合降水大和淡水资源充裕的地区,且后期维护管理成本较高。因此,这种措施并不是一项在广大地区可以进行的。

2.物理与农艺措施

物理和农艺措施,主要是指采取某些农艺措施改善土地物理化学构造,或者利用土层地表的覆盖来控制土壤水盐运动,以提供较良好的地土表层状态和耕层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土地脱盐,有效降低土壤湿度蒸发,控制土地返盐,减轻土地盐渍化程度,调节土中水、肥、气、热量状况,为作物高产提供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物理措施见效快,但工作量大,成本也高,且不具备长期性,同时受水资源的制约,无法普及。

3.化学措施

化学改造的途径大致有二个方面,一是改造土地中团粒结构,加速土地洗盐排碱的工作流程,二是通过改造土地可溶性盐基组成或提高盐基代换容量调整土地ph值。但目前多数的化学改善措施,都只能将土地中交换性钠离子置换为可溶性钠离子,所以还需要结合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方法将钠离子淋洗,甚至生物措施固定钠离子。化学措施见效较快,但有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而且在使用改良剂后还需大量的清水清洗,因此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且经济成本高昂。虽然生物措施可降低土壤含盐量,但却无法根本消除土地盐渍化问题。

4.生物措施

土地盐碱化改良生物措施主要是通过培育耐盐碱的植株,又或者是培育牧草产品、绿肥、造林,尽可能的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浓度,从而改变土地的理化特性。植被的遮蔽可以减少土壤水分挥发,降低地表积盐速率,植被吸收土壤盐分,可以减少土壤盐分的浓度,植物根部穿插土层中,可以改善土层物理性质,可以提高土层脱盐能力,且植物根系还可以改变土壤养分及化学性质,从而抑制了土壤盐碱化。和物理、化学等改良土壤方案比较,生物措施成本低,安全高效,并且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盐碱地治理与农业高效利用的优势

盐碱地多年改善利用实践证明,单一改进方式效果有限,很难实现改善目的,须密切根据当地条件采取相应对策,综合运用各种改进方式,才能提高效果。综合措施必须因地制宜,由于各个地方的气象、水文、地理等自然状况均不一样,还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所以不可盲目推行。随着土地盐碱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要防治土壤盐碱化,采取任何单项的措施效果有限,必须贯彻因地制宜和综合治理的原则。中国在治理盐碱化现象的实践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的经验观念。

中国具有丰富盐碱地治理利用方面的技术成果和研究队伍,野外实验基地或台站分布范围广阔,中科院领衔的野外平台和国内农业院校、省级农科院的基地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良好的互补性。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全国盐碱地资源调查工作,掌握了各个地区和种类的盐碱区情况、土质和水盐特性、利用方法等基本统计资料。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多个系统的应用于盐碱地治理和农业高效利用的实用技术和成功个案,也拥有实施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农业高效利用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储备,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已开展了相应的示范推广管理工作,具备了规模化应用的前题,后续进一步进行一些参数、系统及设备的完善,便可达到农业的高效利用。

近年来,耐盐碱优良植物的培育及其生物改善措施开发与应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近些年中国盐碱地植物改良科研中的热点话题,主要涉及:开展土壤植被及其耐盐生理机制的基本研究、在盐碱类土地上培育和驯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盐生植被和耐作植物、运用传统的杂交培育技术和遗传工程方式,栽培耐盐新品种和栽培转抗盐基因作物、作物对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机制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等。

三、地勘单位在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展望

以这次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水文地质、生态地质及外延技术领域的优势,推动盐碱地分类治理与农业高效利用的理念,开发工程-农艺-生物相结合的农业综合开发利用配套技术,以高效消减土壤盐碱障碍、快速提升土壤地力和生产力、促进盐碱区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同时研发针对兴安盟科右中旗区域、类型、障碍程度盐碱地治理与水-土-生物资源协同高效利用的实施方案,形成区域盐碱地治理与农业高效利用工程化配套技术试点,加强与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合作,将盐碱荒地治理改造为耕地。同时也希望地质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推动农用土地安全高质量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农作物品质安全、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打好基础,在践行央企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扬地质“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开辟一条地质绿色生态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总局网站群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7号-1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赛罕区金桥开发区世纪六路宇泰商务广场B座3楼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